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e农

旗下栏目: e农 商务 新村

宜宾:沼气点亮农民新生活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阳明 张勇 发布时间:2008-07-15
摘要:“沼气烧水做饭,猪圈厕所整洁干净,沼液做蔬菜肥料,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不仅节约还促增收……”近日,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村民李天金热情地向笔者介绍自家沼气池的种种好处。 在李天金的指引下,笔者在厨房里看到白色的瓷砖被擦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摆放得整
  

“沼气烧水做饭,猪圈厕所整洁干净,沼液做蔬菜肥料,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不仅节约还促增收……”近日,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村民李天金热情地向笔者介绍自家沼气池的种种好处。

 

在李天金的指引下,笔者在厨房里看到白色的瓷砖被擦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生火拧下开关就行了,省时又方便,这多亏有了沼气池!用沼气确实划算又安逸,建沼气池政府补助1000元,自己再投入一点,每年光省买蜂窝煤的钱就有800多元,干净卫生了,病也少了,另外用沼液发展无公害蔬菜柑桔还促进增收。

 

宜宾县农办主任郑朝洪告诉笔者:“以前许多小路上到处是猪粪、鸡粪,用上沼气后,这些粪成了‘宝贝’,村民们都用在自己家里,现在村里的环境好多了”。

 

据了解,“一个‘土灶’一年要‘吃’几千斤柴草,用上沼气后,村民们再也不用砍柴了,有效地保护了森林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沼气建设跳出单一的能源概念,与农村生活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粪便产生沼气,沼气烧火做饭,沼液沼渣当肥料,催生出‘猪—沼—菜’、‘猪—沼—果’、‘兔—沼—桑’等多种生态模式,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拉动了养殖业,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实现了农户家园的连锁效益。”

 

据悉,一口沼气池一年能为农民节支增收1270元左右,到目前为止,宜宾县3.62万口沼气池,每年就为全县农民增收4500多万元;每年可生产沼气1000多立方米,使16.29万农户用上方便清洁的沼气能源,而且每年可以节约柴草9万多吨,减少水土流失43万多吨。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宜宾县农村能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电、天然气、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逐步取代柴草、秸秆、煤等传统燃料、成为农民利用的主要能源。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有16万多农户受益沼气池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

 

  编缉:吴芸

责任编辑:阳明 张勇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