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罗德勇 惠云平)“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村里建起了图书馆、篮球场、休闲广场,还有停车场,我们都用上了沼气、自来水,很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收入成倍增长……现在的生活硬是安逸的很!”。说起流米村的变化,村民曾泽民总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虽然遭受了冰雪灾害,李子产量有一定的减少,但果子的质量肯定比去年还好,市场价格也会比去年高,收入嘛至少都有1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高县胜天镇流米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造成田土荒芜,成了有名的荒山村。2004年以来,该村村两委立足该村实际,通过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确定了“旅游新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以发展流米李、苦竹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户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该村现已发展流米李2000余亩,发展苦竹1700余亩,发展樱桃、梨等水果1000余亩,初步形成了一年四季有花看,有水果吃的产业规模。2006年流米村被省农牧厅评核为无公害李子、苦笋生产基地,被省环保厅授予“省级自然生态园区”。去年产业收入达1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9元,产业发展万元户不断涌现。 “以前出去打工,辛苦不说,一年还找不到几个钱,今年,仅农家乐的收入就已经超过5万元了。办农家乐既找到了钱,又照顾了家里。”说起办农家乐,村民罗小兰感慨不已:“要不是胜天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支书谢成刚的鼓励,我哪能想到办农家乐哟!” 流米村因有千年古刹——流米寺而得名,悠久的历史,神奇的石洞流米传说,吸引成千上万的市内外游客前来朝圣探秘。利用这个优势,流米村大力发展农家乐,开展城郊生态休闲旅游,确定了以“打造川南生态休闲旅游第一村”的发展目标。2007举办了“品李节”,今年又举办了“李花节”,有力地推动了城郊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2007年,共接待游人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600万元。 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胜天镇先后投入资金13.8万元引导该村46户农户进行农房“四建五改”和房屋外观改造;补助资金12万元,修建了 流米村7组罗洪民,去年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开办起农家乐,今年前4个月收入就有近10万元,他感慨地说:“现在一天就能找到原来种粮食一年的收入,既轻省又干净,开起农家乐就象找到了钱罐罐一样!”
编缉:吴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