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开发

旗下栏目: 开发 名企 农资 观点

工钱拿不到 孩子学费没着落 农民工乌拉特前旗讨薪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05
摘要: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十一份子村,有来自四川、重庆、云南、河北等地的21名农民工仍在“坚守”着。他们有家难回,是因为干了活没有拿到工钱。 欠薪的企业叫华夏中农内蒙古鑫信通农业合作社。该企业于2012年 3 月“承包”
  

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十一份子村,有来自四川、重庆、云南、河北等地的21名农民工仍在“坚守”着。他们有家难回,是因为干了活没有拿到工钱。

 

    欠薪的企业叫华夏中农内蒙古鑫信通农业合作社。该企业于2012年3月“承包”十一份子村2000多亩耕地建设“高效农业园区”,到112因资金问题停工,共拖欠70多名农民工近300万元工钱。记者从乡道下来向北,沿着修了一半的水泥路走了约几公里,便进入这个园区,里面约有20多个没有盖顶的温室。

 

    见记者到来,留守的农民工一下子围了过来,纷纷诉说讨薪的艰难,几乎每个人都眼含泪水。63岁的重庆籍农民工王农用一家四口人,大儿子在新疆打工,他领着有智障的二儿子来这里打工,几个月没明没夜地干活,7万多元工钱至今没有拿到一分钱。天寒地冻中,这21个农民工就吃住在旷野简易的工棚里,屋子的北墙都结满了冰霜。四川籍农民工尹学厚告诉记者,他等工钱回家过年并不重要,关键是3个孩子今年的学费还没着落。

 

    企业的老板从工地停工之日起,几乎再没有来过这个曾经让他“雄心壮志”的园区,谁也很难联系上他。他不仅欠着工钱,建筑修路等材料也都是赊来的,算下来大约也有上千万元。镇干部这样形容这个老板,他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坚守的21名农民工从2012年10月份开始,一直向明安镇、乌拉特前旗两级政府反映情况,几个月过去了,却没有实际效果。

 

据该项目当时的宣传资料显示:项目准备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600亩,第一期将建设高效蔬菜温室大棚60栋、羊舍50栋及饲料厂、有机肥料厂、榨油厂、面粉厂、150亩的深水鱼塘和周边配套农业观光项目。建成后将日产蔬菜6000斤,年出栏优质无添加剂肉羊10万只。明安镇康副书记告诉记者,该项目共承包十一份子村八分子社水地1170亩,旱地(原来是水地)1000多亩,水地每亩每年承包费500元,旱地200元。目前占有土地300亩,已经盖起了温室大棚墙体。八分子社村民乔双生家流转承包土地大约20多亩,当年的承包款已经拿到(与企业一直都是口头协议),但企业承诺的2012年底第二次支付9年的承包费并没有兑现,一直也没有签协议。

 

八份子社近100户村民的耕地几乎都参与此次流转,多的几十亩,少的五六亩,奇怪的是,都没有签订正规的流转协议。对此,康副书记解释说:“当时没签协议现在看来是好事,农民的土地还在,他们(指企业)不承包了,农民还能接着种。”而村民们却有不同的说法,“已经盖了房,垒了墙,地还怎么种?”

 

记者要求镇政府提供该项目的相关审批手续,但是直到发稿时,也未收到明确答复。

 

目前,对当地政府和农民工来说,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是头等大事。明安镇党委张书记表示,由于企业拖欠时间较长,镇政府正在走劳动保障程序,分别在1月261月30日给企业下达了《巴彦淖尔市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巴彦淖尔市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如果在法定时间内企业依然拒不执行,他们只好走司法程序,依法为农民工讨回工钱。

 

对目前滞留的21名农民工的解决办法,除了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外,争取能在春节前给大家解决一部分路费,先回家过年。但农民工说,如果能拿到一部分工钱,他们可以先回家过年。他们已经被拖怕了,如果再拿不到工钱,不仅过不好年不说,回家也实在不好和家里人交代,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支付孩子新学期的学费成了他们新的负担。

责任编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