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地处小凉山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已是寒气逼人,走到峨边,到处可见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在该县新林镇金星村一组彝族村民邛沫务良的家,他高兴地说:“峨边工商局瓦吉瓦(好的意思),不是他们帮我主持公道,我那里还能住进新房哦。卡沙沙(谢谢的意思)”。 事情还从今年8月说起,为重建因地震受灾的房屋,邛沫务良从中间人王某、师某处购进10吨水泥。可该水泥质量低劣:加工成的水泥砖用手一捏变碎,搪糊地面半月以后仍不能凝固。找王某、师某要求更换合格水泥或者赔偿经济损失,却遭到对方拒绝。峨边工商局获悉后,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并了解核实相关情况,通过耐心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指出了王某、师某存在的问题。在工商执法人员的调解下,王某、师某赔偿了邛沫务良的全部损失,使其新房顺利建成。 受汶川地震灾害的影响,今年峨边有7000多户群众的住房和21所学校需加固维修或重建。为让群众购买合格建材,确保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峨边工商局行动迅速,采取切实举措加强了建材市场监管,专门成立建材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市场监管的组织领导、监管重点、监管责任等,工商局干部职工一律暂停休假,分三个工作组对全县建材市场进行“拉网式”的清理检查,对建材经营户建立完善了重要商品入市备案制、进销台帐制、索证索票制等,严格按“四制两查”规范其经营行为。对农村生产自制水泥砖的,如果属自用的则由所属乡(镇)政府出具证明,否则责令停止生产。工作开展以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检查经营户70户次,有力规范了全县建材市场秩序。 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一方面利用电视台、党政网发布工商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建材时,到正规商家购买并注意查验商家证照是否齐全、查验包装标识是否清晰、规范并向商家索要发票、合格证等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印制宣传资料近千份发放给群众,向广大群众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在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及时通过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 县工商局通过与公安、物价、建设、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较强的监管合力,已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移送公安处理两人,确保灾后重建有序进行。
责任编辑:毛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