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活动中,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守正创新、服务人民”解放思想大讨论。市农业农村局转变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培育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大力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让农业发展“强”起来
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我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构建了设施蔬菜、健康畜牧、林果花木、优质粮油四大优势特色集群,打造一批万亩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形成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成1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5个省级以上美丽休闲乡村,年经营收入达到65亿元,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涌现11个中国驰名商标、84个农业知名品牌。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让精品示范“靓”起来
按照“全域整治、连片打造、三区同建、四村联创”的要求,梯次推进,动态提升,着力抓好10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任务。建成23个农村新型社区、68个现代农业园区、50个生态园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美”起来
坚持全域覆盖、连片示范、提升水平、打造精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胜年”活动,投资24.5亿元,实施10个专项行动,打好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战役,推进3条高铁、8条高速和1条重要普通铁路沿线环境集中整治。
“厕所革命”抓扩面提标。市县两级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完成对20.9万座厕所的改造,做到退街、进院、入室,夏防蝇、冬保温;在全域推行垃圾治理PPP模式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1.8万立方米,高标准完成污水治理村庄500个,造林绿化3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33.86%。
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村素“活”起来
以改革为动力,激发和培训农村发展新动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全市土地确权面积454.04万亩,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02.69万亩。其中,5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面积57.18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5.68%。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3230个村街(组),已完成成员界定3186个,资产量化3133个,选举建立“三会”3078个,集体经济组织登记1645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市注册农民合作社5358家,注册家庭农场1212家,向下带动20多万农户,向上连接10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建成。
补齐农村民生短板,让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社会救助标准统筹一致,城乡低保标准提升到每人每月685元,创建“十星级文明户”29万余户,创建“美丽庭院”28.4万个。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度增强。
增加农民收入,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有稳定收入。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强化对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帮扶力度。支持、鼓励农民以土地、林地、农宅等资源资产入股等形式开展股份合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和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5年位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达到16865元,2019年上半年达到99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