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昨启动“中小学课堂质量工程”,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将发布“课堂教学蓝皮书” “老师不能校外补课后,学生成绩会不会降?”这是成都市教育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一揽子措施出台后,家长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近期,市教育局将启动一系列措施,由外部规范向学校的内涵发展转变,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昨日,市教育局组织了各区市县教育部门以及部分名校的校长共计260余人,在青羊实验中学听了8堂“样本课”,并启动了“全市课堂质量工程”,要求全市学校和教育科研部门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效益的提升上去,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在会上透露,下一步,全市还将出台系列措施,例如,下达指标,要求局长、科长必须走进课堂;为每个老师的课堂效益打分,并发布“成都课堂教学蓝皮书”;制定“课堂教师准入制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老师不能上讲台。 样本课只讲20分钟 练得多玩得多 昨日,成都市初中“以学促教 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举行。成都市各区(市)县教育局科长、初中校长、各科教研员及教师代表,在该校当了回“学生”,听了几堂特殊的“样本课”。 所谓“样本课”,是因为全市中小学下一阶段的改革将主要集中在内涵发展上,为了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市教育局选取了部分在课程改革上进行有效探索的学校为样本,要求全市学校都启动“课堂质量工程”,向课堂要效益。 青羊实验中学要求老师上课只讲20分钟,另外20分钟主要靠练习和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了老师的“高信息备课”“高密度教学”以及学生“高强度的思维训练”等“三高”效果。该校成为市教育局确定的首个样本校。 昨日课堂上,数学老师仅用了20分钟就讲完了圆的轴对称理论,剩下的时间里学生们被分成很多个小组,通过该校自主研发的《导学讲义》进行当堂过手练习后,学生们围成小圈,开始探究如何将这个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有学生说利用这个理论,可以找到准确测量一座高山高度的地点;还有一组同学利用这个理论找到了折出完美五角星的方法,一折一个准。 教师岗位要设准入制度 优秀老师才能上讲台 这样高效率的一堂课获得了在场不少老师的称赞。市教育局要求,所谓样本课,并不是要求所有学校都一比一的对应着让老师只讲20分钟,而是要让各个学校都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老师素质,加强老师备课和准备的环节,以及课堂上学生的吸收能力,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 下一步市教育局还将出台一系列措施,从政策上约束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质量。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透露,市教育局下一步将为局长、科长们下达指标,要求各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和科长要定期走进学生课堂听几节课,掌握学校老师的教学状况。 |